通识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通识教育

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通识核心课程推介(一):哲学与思维课程模块

来源:教务处发布日期:2022-04-21访问次数:229

2021版通识核心课程推介


_

同学们,新学期通识选修课程的选课季来了!为了方便大家选课,小编特推出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通识核心课程推介,希望能为大家的选课助一臂之力!


_


哲学与思维





经子通览(24学时、1.5学分) 

属课群:东、西方哲学经典导读

课程简介:

向下滑动阅览

《经子通览》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核心课程。本课程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经典《五经》及先秦诸子的经典文献与思想为主要讲授内容,分为“中国经典解释方法”、“五经通览”、“诸子通览”三个板块,对中国传统经典及其形成、训诂学、《五经》大义及其源流、先秦诸子的文本、学问传授和思想演变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简要介绍。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1.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以及经典形成的文化学意义,了解《五经》及诸子各学派的大意、《五经》及诸子各学派学问传授的基本状况,《五经》及诸子各学派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2. 结合一定程度的文本阅读的训练,提高古代经典文献阅读和解释的能力,能比较顺畅地阅读古代经典及其注释,拓宽阅读面,为以后的学习打好阅读能力的基础。
3. 培养思辨能力,能够正确对待古今之别、中西之别,有好奇心,有问题意识,有反思精神,有进行高度抽象的理论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训练严谨的求真态度,具备较深厚的哲学与人文修养,提升综合素养和道德水平,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同情的理解,同时又具有开放心态和天下意识,追求人类共同价值。

教学团队成员:


图片

课程负责人

余进江

图片

课程组成员

马会兰

图片

课程组成员

许小委





西方哲学经典导读(24学时、1.5学分)

属课群:东、西方哲学经典导读

课程简介:

向下滑动阅览

本课程主要选取西方哲学的经典文本,主要讲授形而上学、认知论、伦理学、政治哲学等分支,在西方哲学史中来讨论世界存在的根据和意义,以及人类认知的可能性和依据,从而围绕存在论、认识论和语言论这三个哲学基本问题来探讨世界或知识存在的可能性条件及其论证,使学生可以从中认识人类理性的自我理解的历程,了解人类道德的变迁和论证,理解人类对美的形而上探求。为了让学生将来更容易进一步研究,我们将通过对西方哲学史上久负盛名的经典哲学著作进行引导性解读,同时结合英法等外语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经典的重要性,从而不断训练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

教学团队成员:


图片

课程负责人

洪巧云

图片

课程组成员

伍世文

图片

课程组成员

单丹丹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24学时、1.5学分)

属课群: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课程简介:

向下滑动阅览

帮助学生强化好的思维态度、养成好的思维品质,这是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的基本线索;引导学生树立深思熟虑的思考态度以及理智的、怀疑的和反思的态度,这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开始;帮助学生养成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这些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学习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做出合理决定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并结合大量的思维训练,使学生能够在日常思维实际运用过程中,真正的实施培养批判性思维,这是课程的总体目标。

教学团队成员:


图片

课程负责人

李艳

图片

课程组成员

黄伟

图片

课程组成员

杨锏





从影视案例看批判性思维(24学时、1.5学分)

属课群: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课程简介:

向下滑动阅览

该课程降低了纯粹逻辑学训练的学术性和难度,以日常思维的逻辑训练为切入点,注重实训案例的分析与判断。通过具体影视案例的学习,将故事、情节、人物等感性现象与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概念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现象分析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掌握核心概念,形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进而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能够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判断。

教学团队成员:

图片

课程负责人

李艳

图片

课程组成员

黄伟


图片

课程组成员

李冰雁

图片

课程组成员

杨锏





哲学家的智慧(24学时、1.5学分)

属课群:哲学与人生

课程简介:

向下滑动阅览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人生问题是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人生矛盾包括人与自然、社会的矛盾,生命短暂与永恒的矛盾,生存与死亡的矛盾等等。人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人活着的意义?人类发展至今,不同时期的哲学家以各种方式探究人生问题,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精神财富。本课程主要讲授古希腊哲学家中的苏格拉底及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存在主义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萨特的人生哲学;儒家孔子思想;道家老子及庄子思想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方面,学生可以了解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在能力方面,学生能运用哲学家思想方法对人生及社会问题进行反思,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化理论为方法;在素质方面,学生可以提高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化理论为德性。

教学团队成员:

图片

课程负责人

郑广祥

图片

课程组成员

余彬


图片

课程组成员

洪小兵

图片

课程组成员

余进江

图片

课程负责人

伍世文

图片

课程组成员

洪巧云





哲学是什么(24学时、1.5学分)   

属课群:哲学与人生

课程简介:

向下滑动阅览

哲学是什么(What is philosophy)是针对大学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人文通识课,旨在培养分析、理解和判断能力,为未来职场培育思维力、领导力。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自己思维方式的受害者。我们是自己最大的敌人,甚至令自身陷入痛苦深渊不可自拔。本课程教人如何做出可靠的判断,判断的不是知识本身,有知识不一定明智,能有效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娴熟地识别和判断观点,才是明智之举。哲学使人明智,本课程教育意义正在于此。

教学团队成员:


图片

课程负责人

曾鹰

图片

课程组成员

洪小兵

图片

课程组成员

余彬




人生哲学导论(24学时、1.5学分)   

属课群:哲学与人生

课程简介:

向下滑动阅览

本课程是一门哲学类通识课程,它将“作为总体的人生”当作哲学追思的对象,通过对一系列人生重大问题的直抵本根的分析,帮助学生领悟生之限度、发见生之愉悦、理解生之沉重和求索生之意义,从而最终达到增添生之趣味和提升生命境界之目的。
课程内容主要分作六大专题:第一专题谈论死亡的实质和死亡与生存的关系;第二专题追问生命的本质;第三专题讨论生命中的重大问题(工作、爱情和自杀);第四专题讨论生之目的及其意义;第五专题涉及到生命的趣味;第六专题主要讨论人生的境界。

教学团队成员:


图片

课程负责人

许小委

图片

课程组成员

陈梦圆

图片

课程组成员

余进江




图片

·惠州学院通识教育中心 ·

编辑 |  邹雪琼

审核 |  罗晓敏